[【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合同提升行动方案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30日 | ||
执行合同提升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升审判执行质效,落实各项司法便民举措,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确保债权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二、主要措施 (一)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全面贯彻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的工作要求,在立案、审理、执行中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的原则,依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坚持能动司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着力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和座谈活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司法需求,及时提供风险预警和防范建议;强化诉权保障力度,依法缓减免经营困难企业诉讼费用,真正为企业“减负”。 (三)提升执法办案效率。以结案率、结收比等审执效率指标为着力点,强化审判管理,抓好审判执行质效提升。推行快审快结办案模式,加强审限管控长效机制建设,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依法处理拖延办案行为。推进“繁简分流”机制建设,实行繁案精审、简案快审。进一步完善小额速裁、简案速裁机制建设,打通简易案件审理“快车道”。规范调解速裁程序,做好立案与调解、调解与速裁、速裁程序与普通程序各个环节的衔接,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多层次解纷机制。 (四)加大执行攻坚力度。健全完善破解执行难长效机制,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扎实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确保债权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建立网拍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以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惩戒法律制度和点对点网络查控联动机制为抓手,积极推进反规避执行和反消极执行。综合运用财产申报、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联合信用惩戒等措施,依法适用强制措施和刑罚威慑机制,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充分发挥协调联动机制优势,增强执行工作合力,不断提高案件执行质量和效率。 (五)提高司法程序质量指数。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在裁判文书公开上网和庭审公开直播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保障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知情权。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为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阅卷、网上缴费等相关服务,全面推进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加强诉源治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商会、仲裁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加强诉调对接,运用调解、协调方式妥善处理各类纠纷。 (六)提档升级诉讼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案工作,深化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严禁以种种借口拒绝立案、拖延立案。优化电脑分案流程,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分案机制,确保分案工作公正、公开、透明。进一步健全“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优化网上诉讼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快速便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司法服务。 2021年5月24日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