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金日说法”法律服务品牌,努力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3日 | ||
创新“金日说法”法律服务品牌,努力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我市“一县一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聚力打造金乡县“金日说法”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以公共法律服务系列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均等化,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金乡县围绕“金日说法”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在行动。 一、积极开展“金日说发”品牌创建,提升法律服务知名度 一是着力打造“金日说法”品牌,让“金日说法”品牌深入人心。专门请人设计“金日说法”的LOGO,在下一步的公共法律普法宣传活动中,专门制定了村(社区)法律顾问“金日说法”红马甲,“金日说法”法律服务团队旗,“金日说法”法治宣传角等品牌亮点,处处体现“金日说法”,服务更加鲜明,品牌更具特色。 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方式宣传“金日说法”,为扩大“金日说法”知名度。打造全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微信、微博、快手、百家号、法治号、今日头条、法治金乡、济宁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平台宣传作用,深挖为民服务典型经验和精彩案例,让“金日说法”真正成为金乡家喻户晓的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宣传品牌。组织开展系列“金日说法”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扩影响,推动尽早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二、全时空普法,让“金日说法”绽放异彩 一是每天来普法,全民更守法。在每个工作日,司法所普法专职、县直部门各普法成员单位普法专职以及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县司法局的“金日说法”微信塔群传播链,在镇、街工作交流群、县直机关工作群、以村(居)为单位的村(居)民微信群内开展普法宣传,实行“一群一顾问”、“一天一推送”,天天普法,切实在全县村居社区营造起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月月来送法,遇事来找法。为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县法律服务质量和效能,根据市局要求,我们结合村(社区)法律顾问“一月一主题”为民办实事法律服务活动,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身着“金日说法”普法红马甲,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法律顾问每月定期到服务村居值班,协助村居处理日常法律事务,制定各类协议、合同,修改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性的特长,参与辖区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案件化解,进行法律援助初审,帮助村(社区)工作人员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到村内部公共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村“两委”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三是季度来讲法,办事更依法。我们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原有镇街法律服务团的基础上,成立各镇街“金日说法”法律服务团,每季度至少组织“金日说法”法律服务团成员为镇街工作人员普法一次,继续定期为村(社区)“法治带头人”开展培训工作。同时,根据需要,不定期走进镇街重点企业开展“法企同行·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活动。 四是时时来学法,百姓更懂法。在原有村居法治文化主题广场的基础上,打造“金日说法”法治宣传角,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法用法,让我们的村(社区)“法治带头人”时时能为老百姓讲法、解答法律知识。 三、围绕中心大局开展法律服务,为法治社会增光添彩 一是深度落实为民办实事举措。开展了“村(社区)法律顾问一月一主题为民办实事”行动,各镇街法律顾问团队相继开展了以“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为主题等法律宣传活动、讲座、集中宣讲等400余场,线上线下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条;各镇街举办乡村“法治带头人”培训13场次,为基层依法治理提供强力的法治保障。深化公证行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原有43项“最多跑一次”业务事项基础上,继续增加“最多跑一次”事项。定向落实法律援助便民措施,推行经济困难承诺制,落实容缺受理机制,实现法律援助“跑一次是常态,零跑腿是目标”。 二是组建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库,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地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多种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将法治触角向基层延伸,打通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牢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吸收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成为普法骨干力量,全面深入开展乡村、社区的普法教育活动,不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 三是健全网络,平台建设日益完善。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为一体。目前,已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个、乡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大厅13个,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窗口200余个,每处均设立“金日说法”服务窗口,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县服务中心为枢纽、镇(街)服务大厅为支撑、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窗口为触角”的三级体系,不断为我县法治营商环境做出努力与贡献。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