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办理破产

三强三优|调解化纠葛,情谊复如初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6日

  640

  田某和李某之间的官司持续了许久。近日,他们来到法庭,不是为了继续争执,而是要握手言和。

  李某说道:“快过年了,咱们商量好一个数额,我把钱给你,行不?”田某不住点头回应:“法官在这儿呢,咱们就在年前再做最后一次调解,把事情在年前解决了吧!”

  他俩之间的矛盾可大可小。田某在李某介绍的冷库务工时被洋葱袋子砸伤,治疗费用不菲。然而,双方在赔偿问题上意见不合,于是田某便提起了上诉。据说,他们原本关系很好,可自从出了事就翻了脸,还非要把官司打到底。这种案子处理起来极为棘手:案子虽小,但矛盾不小,而且坐在原告席和被告席上的两人都是带着情绪来的,处理时不仅要考虑法律依据,更要兼顾人情事理,否则即便案子判决了,也未必能让双方满意。

  在双方多次提交证据且经历了两次庭审之后,农历新年将至。承办法官在翻阅卷宗时得知原被告双方交情不错,于是打算继续从调解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法官拨通李某的电话并进行劝解之后,李某说:“您看啊,人家确实是我带去干活的,现在受伤了,我赔偿是应该的。但他要的金额实在太多了,我拿不出啊,法官,您能不能跟他说说,让他少要点呢?”

  最终,经过承办法官耐心地协调,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并在法庭上签订了调解协议。李某按照调解协议上写明的款项,当场支付给田某。田某确认收到款项后,双方握手言和,还向法官表达了谢意:“法官,太感谢您了。这案子打了这么长时间,心里一直像有个疙瘩似的。现在过年了,我俩也说好了,真让人高兴啊!”

  一个案子的审结并非司法审判的最终追求,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社会冲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才是司法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供稿:田亚平 李泽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