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林娜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27日 | ||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林娜 林娜,女,汉族,山东汶上人,198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汶上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山东省最美公务员”“齐鲁最美法官(提名奖)”等荣誉。 一、不畏艰难,勇挑重担。2017年2月,汶上法院驻交警队林娜法官工作室揭牌成立,集中办理交通事故案件,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立案、保全、审判、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这项工作困难多、压力大,但林娜没有退缩,通过简化办案程序、灵活排期、归类审理、电子送达、微信交换证据等多项措施,大大缩短了审理周期,提高了审判效率。2017年至今,林娜共办结交通事故案件4300余件(含诉前调解案件),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贴心人”。为了减轻群众诉累,林娜将诉调对接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与交警队人民调解委员会、快速理赔中心、各保险公司调解员的沟通、对接和业务指导,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制作调解协议,应用微信小程序远程签订调解协议,利用微信转账履行赔偿义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大大方便了群众诉讼。为了实现高效司法,林娜坚持速裁案件速战速决,提高了司法公信力。为了保障案件顺利执行,林娜及时有效采取保全措施,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了让弱势群体享受司法保护的阳光,林娜积极协调保险公司或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医疗费,对涉弱势群体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予以高效妥善地处理。每次看到群众满脸愁容地来,满心欢喜地走,林娜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二、倾心调解,化解矛盾。林娜常想“案结并非目标,事了人和才是最终追求。”“判决也许可以省时省力,但调解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当事人跟我们一样,都是人,只要我们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为他们的利益想问题、找办法,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所以,林娜始终将调解贯穿到案件审理全过程。以“倾听的耐心、分析的细心、担当的诚心与永恒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通过仔细分析找准调解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坚持不偏不倚理清事实与责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成双方调解,使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20年7月7日,原告李某等5人诉被告李某某及某保险公司交通事故一案开庭审理。原告的近亲属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当场死亡。原告悲痛不已,难以接受这一残忍的事实,他们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责任。开庭前,审判庭里充满了浓厚的火药味,原告对前来应诉的被告李某某进行谩骂,眼看就要大打出手。看到这个情景,林娜立马站在双方中间,将双方分开,并对原告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相信法官,相信法院,林娜表示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通过一番倾心的交谈和劝说,原告及其亲属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进行协商。林娜让他们在众人中选出代表参与调解。由于双方在赔偿数额上存在较大分歧,调解一时陷入了僵持状态。为了促使双方早点合意解决矛盾,林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背对背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多次分别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协议,原告也对被告李某某的肇事行为进行了谅解。看着双方握手言和、共同离去的背影,林娜觉得这就是作为一名法官最开心的事情。 三、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林娜深知要做到公正审判,光有一份热情还不够,还必须提高办案能力。林娜坚持不断地学习。每周五下午政治理论学习,雷打不动。最高法院的法官著作、优秀裁判文书和案例,是林娜的日常教科书。专业法官会议是林娜向其他法官学习的好机会。上级法院组织的培训更是林娜拓宽视野、拔高思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林娜发表了几十篇信息及调研宣传文章,其中有一篇论文在“全省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征文”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及时做到将审判工作经验向调研成果转化。林娜一直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困难,不断克服困难,完善自我,最终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尊重。“百姓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百姓心中就有多重。”2019年,林娜参加“齐鲁最美法官”评选,一个当事人给其打电话:“林法官,恭喜你,我们一家人都投票了。”能够得到当事人的支持和认可,林娜的心里暖暖的。 作为一名法官,林娜坚信,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弯下的是身体的角度,挺直的是精神的脊梁。林娜愿做一个坚定的法治追梦人,把正义牢记脑海,把人民放在心中,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用忠诚和意志书写属于自己的最美芳华。 |
||
|
||
【关闭】 | ||
|
||